新闻动态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穿越时空的对话:华农林肯学院师生赴地大博物馆开展实景教学

发布时间:2025-10-26

点击量:


10月20日上午,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(以下简称“华农林肯学院”)生态学专业2024级全体学生,在外籍教师Mateus DETONI、合作教师渠晨晨与助教团队的带领下,前往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逸夫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“矿物生命人类”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活动。

作为《地球与生态科学导论》课程的重要延伸,本次研学聚焦实景教学,旨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切身感知,激发他们对地球科学与生态演化的探索趣。

师生们的探索从承载亿万年记忆的化石墙展开。同学们专注聆听讲解,了解三叶虫、海百合与腕足类等古生物从寒武纪到二叠纪的演化历程,感受地球历史的厚重。在“晶彩地球·矿物世界”临展厅,绚丽多彩的矿物标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同学们积极提问,与讲解员探讨矿物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,现场气氛活跃。随后,师生步入“生命起源与进化”展厅,系统了解从埃迪卡拉纪的生命萌芽,到恐龙时代的繁盛景象,再到鸟类起源的关键化石证据。


讲解员介绍地质化石墙

讲解员介绍海百合化石

学生参观并查询矿物信息


讲解员介绍恐龙化石来源


师生学习恐龙时代到鸟类的生物进化史



渠晨晨老师向学生讲解矿物成岩过程

同学们通过在博物馆不同主题展区沉浸式的实景感受,逐步构建起更为系统的知识框架一位同学分享:“亲眼看到尾羽龙的羽毛结构,再听讲解它在飞行演化中的作用,一下子就把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。”大家纷纷表示,实物观察让抽象的地质年代与演化理论变得鲜活,也使“矿物-生命-人类”这一主线更加深刻印入脑海

此次博物馆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互动的场景,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,也深化了他们对生态演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,真正实现了“寓教于行、学思相长”。

文字:李婷、陈婉

照片:李婷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1号华中农业大学学生综合服务楼

邮箱:jihl@mail.hzau.edu.cn  邮编:430070

电话:027-87287828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华中农业大学|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