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:何欣欣 摄影:何欣欣)10月13日晚,华农林肯学院2025年国家奖学金公开评选答辩会在第三教学楼B203举行。经过个人申请、学院初审,共有10名同学进入终审答辩环节。候选人围绕学习情况、学生工作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成长感悟等方面进行展示汇报。评委由学院领导、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。学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王菲、三个专业负责人、班主任代表、学院管理团队代表、辅导员、各班级学生代表出席评选答辩会并担任评委。
在答辩环节中,10位候选人依次登台,结合个人经历与成长感悟进行了精彩展示,充分展现了华农学子“勤读力耕,立己达人”的精神风貌。
农经2401班沈秋瑜以“破茧成蝶”为主题,讲述了自己大一学年的成长历程。200页的手写笔记、30余页思维导图,映射出她笔耕不辍、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。作为学院主要学生干部,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“以行践知,服务为本”是她最真挚的实践指南。

农经2402班卢禹彤将“勤读力耕,立己达人”的校训融入自身学习生活中。以“勤读”为基,她在第一学年取得了平均绩点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;将“力耕”融入实践,她在校院学生组织中发光发热,服务师生,以实际行动践行校训精神。

农经2401班张珈萱以网球上旋发球为引,讲述了自己在大一学年精准发力、打出学业生活“ACE”球的成长之路。在保持学业成绩优异的同时,她积极参与科研竞赛、投身学生工作、热心志愿服务,并前往鄂州支教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靠近光、散发光”的人生座右铭。

生态2402班陈紫涵以“成为自己的向日葵”为主题,分享了个人成长历程与感悟。在学习方面,她取得了平均绩点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。同时,她在大一期间就埋下科研的种子,参与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,并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实习。

生态2402班李耔默从德育发展、学业筑基、社会实践、综合发展四个方面,回顾了大一学年的成长历程。作为学科部成员,她与部门同学积极落实日常查课、EAP模考、英语打卡等工作,将“以学入心,探知学科”作为学习与学生工作的目标与着力点。

生态2401班张艺苧分享了在思想、学习、竞赛等方面的成长与收获。在社会实践方面,她积极参与大学生“返家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并加入学院志愿服务队。“绽放青春、不负韶华”是她大学生活的真切期盼。

生态2401班庞华怡以竹子的成长比喻自身发展历程。作为学院新媒体宣传部成员,她常怀“用心、虚心、责任心”,用镜头捕捉瞬间,用文字传递温暖。同时,在志愿服务与校园文化活动中,也总有她积极参与的身影。

园艺2401班李欣仪从学业、竞赛、科研、志愿四个方面介绍了大一学年的成长经历。她充分发挥外语特长,积极参与学院外事接待、师生座谈、英文主持等工作,用语言连接中外师生,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园艺2402班史嘉璐以“沃土育初心,笃行践强农”为主题,分享了大一学年的成长故事。作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她坚持志愿服务,在奉献中不断成长。从羽毛球场到华农附小,再到支教校园,都有她默默奉献的身影。她将同样的坚持用于学业,13门课程获得满绩,并荣获学习成绩优秀奖。

园艺2402班李诗南分享了丰富的竞赛经验与成长历程。在学业方面,她方法得当、精益求精,平均绩点位列专业第一。同时,她积极投身学科竞赛,注重跨学科能力培养,参与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并获国家级竞赛奖项一项、省级奖项两项。

本次国家奖学金公开评选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示,更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营造积极向上优良学风的重要举措。本次答辩会每一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,都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青春力量。国家奖学金评选不仅是一份荣誉的授予,更是一次育人过程的体现。学院将持续搭建多元发展平台,助力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。
最终,卢禹彤、张珈萱、李耔默、李诗南、史嘉璐入选2025年国家奖学金候选人名单。
审核:周诚晨